教师个人自我评价
如何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 如何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 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努力提高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 传道者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有高尚的灵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语言要规范、文明,举止大方端庄,严肃而不古板。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轻易伤害。要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教师要用自身的行为,用人格力量来教育和感染学生。同时,我们一定要常修为师之德,做一个有风格的人、有风度的人、有风骨的人,做一个道德高尚,正直无私,富有爱心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言行才能对学生产生震撼,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动学生、教化学生。 二、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适应新的教育观念 目前,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国家正努力实施全面的新课程改革。面对新课改,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完善,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也才是学校取胜的关键,我们唯有在素质上胜人一筹,才能在新课改速度上快人一拍,才能在新课改措施上高人一着,才能在新课改成果上超人一等。因此,我们青年教师应加强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抓住机遇,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措施,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精神,敢于创新,多学习,多思考,勇争新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开拓者,甚至领路人。 三、钻研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教育能力 专业知识,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放得开并收得拢,才能准确的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适时调整教学,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个性的天真烂漫的孩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或同年龄同性别的不同学生,其心理是不一致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 现代社会飞跃发展,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不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因此,教师必须努力钻研专业理论,不断学习现代教学教育理论,完善知识结构,及时传递新的信息,并用新的教具和新科技手段辅助教学。 四、加强教法研究,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加强教法研究,虚心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教法,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1.优化教学目标,因材施教。不同科目,同一科目的不同内容,教法应该是不同的,不可能是一种模式,同时,学生有共性,但个性更突出,教师应全面了解并作详细分析,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整体与个体相结合,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组织教学。 2.优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的主导思想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容易接收又能愉快学习,而不是强迫学生生吞活剥的全面接收,教师不光要正确的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根据学科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调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怎样做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
- 怎样做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
- 首先,做一名新型的语文教师对老师来说课程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以怎样的心态,怎样的角色去参与课改呢?我想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课程改革关乎基础教育的前途和走向,关乎培养目标的规格标准,进行课程改革是教育内部机制进行自我调节和改善的需要,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符合世界教育潮流的。课程改革并非要改朝换代,否定传统,推翻一切,而是“立字当头”的。那些漠不关心、谈“改”色变、甚至百般挑剔的态度,都是不足取的。课程改革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广阔、更富有弹性、也更具挑战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同时,它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其次,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从认识上和行为上发生转变。教师不是先知先觉者,也不是知识的源泉,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不能仅仅把教师定位在“知识的占有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上,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专业知识,也包括教学艺术和手段。“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界定和“一桶水”的比喻已不符合今天的现实。新课程与过去课程的最大不同就是呈现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过去,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考试统一,教师可以依赖一本教科书和教参,老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结果、个性化教育、课程的综合性等方面都出现了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而是教师立场和职责的转变。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和课堂气氛的营造者,教师是课堂行为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是“平等中的首席”。第二,做有语言魅力的语文老师“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叶圣陶先生为语文作了最好的诠释,就是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总称。能说会道是语文的工具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由此可见语文是充满魅力的,它能为人们撑起一片绚烂的天空,它能让人感受内心深处释放的感动,它能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它能滋养生命净化心灵抒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与大气。正因为有了语文,我们的智慧的火花才会闪现,我们创作的热情才会激昂,我们的生活才会多姿多彩。语文课堂更是一个能够张扬个性、交流情感,充满智慧与灵性、充满活力与艺术的场所,它是一个动态的、双方的、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学的魅力到底是什么?语文在现代,已成了每个人生活中必须有不可缺的一部分,可见语文之魅力,语文之精彩。它最终表现为语文对于学生主体的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一种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一种回味无穷终身受用的持久力。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教、无学、无法、有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语文教学是否有魅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魅力。语文教师的魅力来自于他的语言魅力,用精彩的语言感染学生,教师是吃开口饭的,一个语文老师就是语文。教师的语言魅力主要在于有激情,“言为心声”,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专业的精通溶入语言,他的声音必然充满热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具有号召力,必然能穿越时空,情感,文化等阻隔,让学生享受课堂,享受语文。教师的语言技巧是他的魅力所在。教师的语言如果丰富多彩,风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就会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第三,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精神领袖型的语文老师语文学科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恢弘的知识空间区别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其深远的影响延伸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影响到他们终身的生活质量。学科的性质要求我们做一名精神领袖型的语文老师,这类老师应该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古人讲“亲其师则信其道。”就是说,学生首先是喜欢上了他们的老师,然后才喜欢上了他们所教的课程。精神领袖型的语文老师能勾起学生对他们的崇……余下全文
永春教师招聘如果进面试要怎么准备?
- ?
-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面试一般流程:抽签——候场——备考——片段教学说课——答辩——退场——上交教案——亮分教师招聘面试前牢记三点:思路清晰;内容充实;重点亮点突出。一、片段教学流程:选题名称:面试的题目一般由抽签决定,然后考场工作人员会准备好相应的教材及备考工具。备课:备课过程需要考生根据考试要求屋顶课型课时,然后确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确定教学重点,着重讲解和分析教学重点。同时还需要学会使用教具,例如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学会使用教学方法,提问、启发、自学、演示、辩论等等。试讲:课程导入,常用的导入方式包括:序言导入、尝试导入、演示导入、故事导入、提问导入、范例导入。其实你可以参考教师资格证面试的导入方式,完全可以照搬照用。讲授新课,即模拟授课,这个时候考的不仅仅是你的专业知识,还要从实际出发,考场当成真正的课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把握重难点,做好时间安排。巩固练习,这一部分建议考生和板书相结合以节省时间。归纳小结,简单明了的适当总结即可。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注意几点即可:目的明确、布局合理、时机合适、要与讲课的内容进度相结合。课后反思总结:考生在片段教学结束后,对自身这场考试进行总结评价。 二、说课的流程及模板(目前很少采用)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说教学反思三、结构化面试:与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是相似的,都是随机抽取问题,不过问题的种类更多:自我认知,组织管理,情景应变,人际关系,综合分析,求职动机,学校活动,突发事件,德育工作,社会热点,职业匹配,班级建议,教学机制,同事领导,名言警句。结构化问答参考: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骄傲",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回答:霍懋征老师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可谓是德艺双馨。她这句话意在倡导"爱的教育",即没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学生。对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从不体罚学生、对学生发脾气,无论多"坏"的孩子,都可以使他们变得有爱心、上进、阳光,这些孩子在这位老师爱的浇灌下都成为了父母的骄傲、老师的骄傲。她就是我们的霍懋征老师,她用60多年的从教生涯充分证明了爱是教育的一剂"良方"。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以霍老师为榜样,发自内心地爱学生:一是注重引导。教师对孩子的放纵或者掉以轻心,常常造成孩子是非的模糊,道德的缺失,甚至行为的失范。所以,老师不忽视对孩子发展的引领作用。二是注重尊重。对孩子的人格的尊重,是培养孩子自信、自强的动力。因此,对于孩子的任何错误和缺点,教师都不能意气用事,伤害孩子的心灵。三是注重示范。学生是教师行为、情感、意志、性格、为人的翻版。小学时代是一个人最佳的模仿期,教师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照做,学生就会亦步亦趋。所以,我们不仅爱孩子,而且还要会爱孩子,会科学地爱孩子。使爱真正成为发挥教育功能的爱,用爱的力量把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自己的一份骄傲。四、技能展示:弹、唱、跳、画。比如讲一个童话故事、简笔画测试、自选乐器歌曲弹唱,自选舞蹈等等。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是怎样的
-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是怎样的
-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与不足,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一)评价方式要多样我们可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1、延缓评价考试的功能不仅仅在于“甄别和选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还应当充分发挥其促进和激励作用。延缓评价法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方式。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当强调的是,学段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作出判断的方法。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2、课堂观察传统课程评价只注意“输入”和“输出”两点,只报“结果”不报“过程”,是一种“暗箱式”的评价。现代课程评价理念倡导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课堂观察”评价法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纸笔测验”评价法一种很好的补充。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作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实践。比如,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问题、发表看法、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层次训练时,根据训练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的学生,教师在评价学生时用肯定、激励、赞赏的语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成功,树立信心。3、成长记录袋新课程倡导质性的评价方法,而成长记录袋就是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二)评价主体要多元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扮演一种被管理者的角色。他们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对评价本身也是持一种否定态度,或者处于老师要怎么评就怎么评的消极心理状态。实践证明,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发展性评价必须提倡多元化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也可以把小组互评与对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这种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过程。学生在评价时进行对照和比较,既看到优点也看到不足,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主动发展,起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作用
意欲参加2014年江苏省三支一扶考试,需要看哪些书?关于笔试,考试内容包含哪些方面的?
- 意欲参加2014年江苏省三支一扶考试,需要看哪些书?关于笔试,考试内容包含哪些方面的?
- “比如支教是谈小学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支医是乡村医保的问题,支农是特色杂粮种植的问题,扶贫是经营化种植的问题。分开命题,个人报考的岗位不同,题目的针对性就不同。”2012笔试内容:假如你分配到这个村里面,请你谈谈今后开展工作的思路;如何解决‘邻里纠纷’现象先给5段材料,最后围绕“责任、奉献、成长”写一篇议论文2013年考了4道题,只有主观题:1、请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说说选拔三支一扶到基层工作对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实现两个率先”有什么意义。2、某夫妇有一子一女,家庭关系和谐,老人生病时儿子出医药费,女儿也全程进行照顾,老夫妇拆迁获得120万,花60万重新买了房子,剩下的给了儿子20万,女儿没有,为此女儿找老夫妇闹过,邻里乡亲也认为女儿平时对老人也挺好,不要重男轻女之类,老人说,自己的钱想给谁就给谁,将来还是儿子会给他们养老的,所以给儿子。请问X夫妇做法是否合法?说明理由。如果让你解决这件事,如何做?3、三个建设美丽农村的典型:甲村,地处丘陵茶叶种植很好,被誉为某某某(美称),村委充分发展茶叶,除此以外,整理农村风貌啥的,通路网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旅游业;乙村,工业发达,生态破坏,村委积极采取行动整治治理,终于有所起色生态发展良好;丙村,村内老人孩子,妇女占多数,村为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精神文化评比活动,请指出三个典型村的特色,并结合学习材料说说给你在今后农村工作中的启示。4、(支教类)某贫困地区的乡镇小学开设电脑课,但缺乏师资,电脑数量也不够,通常3、4个人一台电脑。为此家长向市教育局反映,要求教育资源向县中心学校看齐。教育局领导表示,由于条件差底子薄,对此无能为力。如果你是该校的支教老师,你如何上好电脑课?(扶贫类)某村经济薄弱等等,有些人认为要抓住机遇引进新产业,有些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国家支持,获得更多国家优惠政策,还有人认为国家下发的扶贫资金不应该分散直接发给个人,而应该集中起来使用,投入产业等,请评价三种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规划。5、围绕“人生道路、自我实现”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三个人物事例,A支教学校很破,孩子缺乏教师,某某坚持了,在服务期满后依旧回到该校任老师;B支医,乡镇卫生所,刚去语言不通,每天学习与村民聊天,在岗位学习实践,最终通过竞选当上乡镇卫生所的副所长,卫生所也有所发展;C支农大学毕业后进入西藏某村,学习各种农业知识参加各类实践等,有很多大企业向他招手但仍决定留农村)。
高考前动员演讲。 还有三天,300分的学生有机会冲三本吗?
- 高考前动员演讲。 还有三天,300分的学生有机会冲三本吗?
-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在即,第一阶段时间是1月29日、30日,第二阶段的时间是2月6日—12日。本次考试是高一年级进入高中新课程后各学科全面进行模块结业考试(一共9科),同学们要通过测试合格获得相应的学分,第二学段开设的23门校本课程也将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给出学分。对高二年级,是同学们文理分科后的第一次学期考,可以说是重新“洗牌”后的又一次定位;高三年级的同学本次参加的福州市统考,是高考前为数不多几次大考之一,是检测复习效果、积累临考经验的好机会。现在各学科开始复习,同学们也进入紧张的温书迎考阶段,对此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 享受学习、享受考试、享受成长。首先,学习、考试是人生成长的过程,接受它、珍爱它并享受它。学习过程尤其是在温书迎考阶段是紧张艰辛的,学习是一种很苦很累的劳作,要能忍得住板凳上、台灯前的寂寞,要挡得住书房外形形色色的各种诱惑,在我们的印象中,古有“十年寒窗”、“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今为“黑色高三”、“学海无涯苦做舟”等,无不透露出一个“苦”字,但现在有更积极的观点是“享受高三”、“享受高考”、“痛并快乐着”,毕竟通过学习、考试我们获得很多,“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要表达的是,求学、考试是成长的经历、成长的过程,为了学业、为了成长而吃苦、拼搏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一种高尚的享受,智慧的人会以一种主动的心态去接受它、珍爱它,那么学习效率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考试成功包括高考的成功就仅仅是学习厚积薄发的一种回报。其次,有了良好的心态,接着就是讲究方法。对此,谈两点:一、提高复习课效率是关键。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不是旧知识简单的再现,教师之功在于综合,归类与引导,复习课重在转化,妙在“循序渐进”的提高和“温故知新”的质变。学校要求各备课组排足课时,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复习课的计划性与针对性,我们相信教师精心备好的每一节复习课一定是非常精彩的,同学们抓住课堂就抓住复习的关键,提高课堂的效率就提高了复习的效率。二、凡事预则立,长计划短安排是必要的。高一同学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高二、高三的同学要加强计划的合理性、针对性。学习既有共性又极具个性,每位同学的学习基础、智力因素、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各学科的发展状况也不同,适合别人未必适合你,我们提倡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复习计划,扬长避短、自我完善。对制定计划谈几点建议:1、列出具体学习任务,然后把学习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一周、每一天去,学习计划既要覆盖全部学习内容又要针对自身弱科、弱项有侧重、有倾斜。2、检查执行效果,及时调整:每个计划执行一个阶段后,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因此,要注意留出机动时间便于调整。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计划制定时,抓紧时间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积极休息。要考虑睡眠、休息、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长期开夜车是不可取的,尤其是高三同学,每个人公平享有一天24小时,效率才是根本,一种理念“工作的变化,便是休息”,休息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同性质的工作交叉起来。因此,计划中文理学科要交叉安排,不同的复习内容要交替进行,这样时间的利用率高了,效率自然就高了。当然,定计划容易执行难,最大的拦路虎往往是自己,这就要看你战胜自我的勇气和毅力。希望以上看法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最后,谈谈诚信考试、享受成功、成长的快乐。考试的功能之一就是评价,它的基础是公平公正,公平公正的最高境界是每一位考生的诚信。诚信是为人处事的道德底线,是高尚人格的基础。“黑心棉”、假酒假药、“豆腐渣”工程等,我们痛恨这些商业市场上……余下全文
如何让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更有效
- 如何让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更有效
- 如何让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更有效作为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多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也有教师提出,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只是相当于走了个形式。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老师该怎么办? 这的确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澄清“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概念的实质。小组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小组学习的实质是在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那么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 一、建立合理的合作小组集体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合作学习中的每个组均为一个小集体。合作学习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小集体发挥作用,完成探究任务。因此,小组内部人员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考察学生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因素做详细了解,进行异质分组后,在组内对每个组员还须进行合理的分工,角色的调配。组长要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自己完成好任务的前提下,组内不会的他应负责讲解。同时他还应该检查组内成员的完成情况。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一起朗读、背诵、预习、复习、互相提问、会话、复述课文、讲故事、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还相互评改作业、举行小测验或自我测试等等。 二、合理安排合作内容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也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要求适时而用,不可滥用。合作学习是学习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合作交流,有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合作交流,只适合教师讲解、演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现状进行选择是否该进行合作交流。合作性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千万不要过于简单。否则,在没有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重复的劳动。 三、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 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我在教学中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小组,还推出“最佳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针对英语教学的特点,在单词,句型和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根据各小组的上课听课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各小组打分。展示表现好得多加分,展示率高的多加分,小组合作情况好得多加分。后来……余下全文
怎样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八大素养
- 怎样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八大素养
-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八大素养”: 其一,语文教学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于漪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口头语、书面语等),学习利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语文教学应当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学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这里的先进文化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文化。这一点跟“八大素养”中的“品德”、“身心”、“国际”素养不谋而合。其二,语文教学要贯彻终身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放到重要地位。语文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正是通过听、说、读、写,与外部世界(自然、他人、社会)进行交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心世界,开拓精神的自由空间,开发自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未来的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发展加速,人们的职业、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多变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要从以知识积累为取向,转向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取向,立足于促进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喜欢语文,学会学习语文,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点与“八大素养”的“学习”、“信息”素养培养密切融合。其三,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学生被动听讲。机械操练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自主阅读、自主写作,提倡启发式教学、会话式教学,提倡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允许每个学生朝不同方向发展,要求对不同的学生作不同的评价。其四,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强调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和实践性。一些新的语言学理论,尤其是文化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先进理论在语文教学界得到广泛认同,语文教学要重视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体现汉语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体现在,阅读教学要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加强综合,突出重点;要重视诵读、感悟和积累,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淡化语言知识教学要求,减少单项的、机械重复的练习,避免繁琐分析和形式主义。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淡化文体,强化体验,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点与“八大素养”当中的“生活”、“创新”密切联系着。其五,高雅的言谈举止。“八大素养”将品德素养提升排在首位,并明确提出“传承深圳精神”的任务: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际。品德素养的培养才是第一位的。一个人道德不行,才能再高也枉然!而品德素养的提升我个人认为,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的语文学科,责无旁贷,任重道远。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扇认识人类文明的窗户。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余下全文
如何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
- 如何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
-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提出和大家共同探讨。第一、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很快进入 “最佳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 激发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平时多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刘永胜教授总结的:“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的行字歌诀,就能帮助学生增强自学的自信心。特别对于学困生,学困生的成因很多,有智力发展的先天不足,有家庭关爱的营养不良,有学校教育的知识断层。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利用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知识为依托进行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并找出能切实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行为的办法来。这样的个案研究,既是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也能很好地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第四、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据有关资料统计:89.6%的同学认为自己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28.05%在做作业时没看清题目要求就开始解答了。还有3.2%的同学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些不良的习……余下全文
如何提高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
- 如何提高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
-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提出和大家共同探讨。第一、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很快进入 “最佳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 激发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讥旦罐秆忒飞闺时酣江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平时多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刘永胜教授总结的:“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的行字歌诀,就能帮助学生增强自学的自信心。特别对于学困生,学困生的成因很多,有智力发展的先天不足,有家庭关爱的营养不良,有学校教育的知识断层。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利用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知识为依托进行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并找出能切实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行为的办法来。这样的个案研究,既是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也能很好地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